会议专题

農戶土地流轉行爲及其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分析-以長江三角洲地區典型村莊及問卷農戶爲例-

中国大陆农地流转经历了行政型调整土地、过渡阶段之後,业已进入了市场流转的阶段,农户对於农地流转决策的影响不断增强,爲此,本文在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南京、泰州等地典型村庄进行农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户土地流转行爲分析模型并进行运行发现:耕地资源禀赋、农地经营收益、家庭非农收入比例、恩格尔系数等农户家庭资源配置及生活水平情况,以及其土地污染情况、居住地距离等级公路距离等,都是影响农地流转的重要因素.而在不同的区域空间,如上海、南京及泰州,因爲农户生産、生活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爲因素的差异性,即便是同样的因素,其作用程度也不尽一致.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农地流转率越高,越有更多的耕地转化爲非耕地,乃至非农业生産用地,从而造成了耕地乃至基本农田的减少,而且同样的农地流转率所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率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从典型村庄调研分析结果来看,上海高於南京,南京高於泰州,这与上海市农地流转後用途非种(植)业用途、非耕地用途乃至非农业用途的机率高存在密切关系.最後从规范土地流转行爲、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完善农业用地补偿机制、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农地流转 土地利用 分析模型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耕地资源 土地污染 土地用途管制 用地补偿机制

黃賢金 杜文星

南京大學國土資源與旅遊學系

国内会议

2006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

台北

中文

111-120

2006-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