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高黎贡带~40Ma OIB型基性岩浆活动:消减特提斯洋片与印度板块断离的产物?
滇西高黎贡带基性岩脉形成于40~42Ma,以高FeO、TiO2,低K2O含量为特征.虽然多数样品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少量样品的Nb/La大于1,La/Yb比值较小和Mg#值较高,显示了似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征,从而为研究区提供了软流圈上涌的岩石学证据.模拟计算进一步暗示高黎贡基性岩脉的源区在尖晶石相橄榄岩中(<70km),说明软流圈地幔上涌到很浅的部位,这与目前青藏高原巨厚的岩石圈(>150km)形成鲜明对比.因此,~40Ma高黎贡基性岩浆活动记录了研究区陆一陆碰撞后特殊的构造演化阶段.高黎贡带基性岩脉与达孜-甲马基性次火山岩在形成时间和地球化学性质上一致,两者均代表了碰撞后消减特提斯洋片与印度板块断离过程中软流圈上涌熔融的产物.
高黎贡带 基性岩脉 板片断离 软流圈上涌
蓝江波 徐义刚 杨启军 黄小龙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桂林工学院,桂林,541004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334-1346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