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InP基光信息处理单元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在目前的光网络中,网络节点之间的光信息是通过光纤传递的,因而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然而,在网络节点处的信息交换/路由、信息控制等则依然采用电子技术实现,即进行了所谓的”O-E-O”变换.因此信息传输能力和处理能力之间相差三个量级以上.这种巨大的落差,即”电子瓶颈”,极大地限制了光子技术巨大能力的发挥,亦极大地影响了光网络的性能.因此,只有直接在光域上实现对光子携带的比特信息进行处理,如识别、交换/路由、控制等,才能充分发挥光子技术的巨大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光网络”.这一切将依赖于能在光域内实现最基本比特信息处理功能器件的出现.事实上,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电子比特信息处理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显然,如果这些信息处理功能由光比特信息处理器件来完成或部分完成,将会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性的变革,其作用就如同晶体管及集成电路技术在20世纪电子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探讨,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二、发展光信息处理技术的途径,三、InP基光信息处理单元功能材料的研究近况,四、近期可开展的工作。

光网络 网络节点 光信息交换 InP 功能材料 电子比特 光信息处理

王圩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微波器件和光电器件学术会议

广西北海

中文

25-28

200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