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雾抑爆实验研究
通过进行激波与水滴群相互作用、水雾对爆炸波衰减作用和水雾对可燃气体爆炸抑制的系列抑爆实验研究表明:激波(马赫数1.05~1.26)与水滴群(雾滴直径1~2 mm)作用发生能量交换,水滴瞬间变形和破碎过程是剥离破碎的物理模型,剥离雾化后的细雾呈弥漫状.管道内水雾对爆炸波抑制与水雾密度、雾滴直径和雾区厚度有关,水雾密度越大,雾滴直径越小,爆炸波的衰减率越大.大型通道的水雾区及其后的一段距离内,可燃气体爆炸产生的激波与火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随着水雾密度、水雾区长度的增加,激波衰减作用越明显,随水雾密度和水雾区长度的变化存在某一抑爆临界曲线,此曲线将整个可能的试验范围划分为抑爆区和非抑爆区两部分;在非抑爆区,激波穿过水雾区后会再次增强,不能发生完全抑爆.
水雾抑爆 激波衰减 爆炸波
叶经方 范宝春 谢波 董刚 陈志华
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4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重庆,400044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11-122
2006-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