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介导外源基因在早期山羊胚胎中的表达
本实验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比较研究了不同山羊个体精子对外源DNA的结合能力,外源DNA转染对精子活力和受精能力影响以及精子介导基因转移的可行性和效率.结果表明:不同个体的山羊精子对外源DNA结合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1号供体携带外源DNA的比例为(43.8±2.97)%,几乎相当于2号供体的两倍(22.3±1.86)%;精子与外源DNA相互作用后,将导致活力和受精能力下降,其下降幅度与精子结合能力密切相关;精子可将外源基因介导进入卵母细胞并在早期胚胎中获得表达,其中1号供体生产的胚胎有28.1%(49/147)携带GFP基因,10.2%(15/147)表达了GFP,显著高于2号供体的11.4%(10/88)和2.3%(2/88);尽管如此,两供体的胚胎阳性率都明显低于精子转染率(P<0.01).本研究表明,精子介导基因转移具有可行性,但来源于不同个体的精子对DNA的结合能力和转移能力明显不同.
精子介导 基因转移 绿色荧光蛋白 胚胎 山羊
刘彦 叶华虎 温叶飞 朱贵明 周艳荣 袁菊芳 高强 陈红星 邓继先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100097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1
国内会议
河北保定
中文
212-216
200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