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共享利用现状比较
本文通过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在起源地位、保存种质数量和结构、评价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资源利用效果以及共享机制与方式等方面现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找出与国外的差距:保存的资源总量和野生种数量分别为美国的45%和39.8%;检疫制度不严格,保存方式单一,资源圃地的设置过于分散;资源评价手段较为落后,评价深度不够;资源利用源头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圃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长远性.提出10年内研究思路为:加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和国外优异资源的收集,建立濒危种质资源原位种质资源保存圃,构建栽培种核心种质;通过果树种质脱毒、繁殖技术体系的熟化,建立无病毒资源圃,探索新的保存方法;种质资源的评价以发掘野生资源或地方品种的优异基因源为根本目的向基因组学的深度进行;利用新种质,借助新手段,力争在种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建立以共享为目标的、完善的果树种质资源利用技术平台.
果树 种质资源 种质保存 资源评价 共享利用
王力荣 朱更瑞 方伟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9
国内会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植资源共享试点研讨会
广州
中文
77-88
200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