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州市地下岩溶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初探

广州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高楼大厦向高处发展,地下工程又在深部延伸,无论”上天”还是”入地”,都对地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地下空间的开发带来了更大压力.然而,广州又是地下岩溶发育区,城市建设与地下灾害的矛盾日趋尖锐,认识地下岩溶的分布规律和成因,对工程布设、减灾防灾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4000多个钻孔分析基础上,得出广州市地下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1)地下岩溶主要分布于石炭、二叠纪石灰岩地层中,白垩纪砂砾岩中的灰岩夹层也有少量分部;(2)地下岩溶受断裂控制十分明显,北东向的广从断裂带沿线地下岩溶尤为发育;(3)以水平岩溶为主,大致可分为3层,深度分别为-16~-20m,-25~-32m以及-35~-40m,最深可达-50m,而且还有小洞浅,大洞深的规律;(4)地下岩溶均被掩埋于第四纪松散层之下,海拔高度显著低于现代海平面(基面),是发育趋缓乃至停滞的古岩溶,洞穴堆积物的TL年龄指示洞穴时代大致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stage 6;(5)灰岩面上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为上、下2层,上层为淤泥,属全新统,厚度稳定,下层为砂质淤泥,属上更新统,厚度变化大,覆盖在起伏不平的灰岩面上,反映了覆盖前的古河谷地貌。

地下岩溶 地区地质 岩溶成因 广州市 岩溶发育区

张珂 黎友添 蔡剑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510275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

国内会议

2006年粤港珠江口地区地质研讨会

广东中山

中文

8-9

2006-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