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田间抗病基因近等混合系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引起的毁灭性的病害,十九世纪中叶曾造成举世闻名的”爱尔兰大饥荒”,至今仍然是马铃薯最严重的病害.提高抗晚疫病的水平是马铃薯育种的重要目标.马铃薯抗晚疫病育种是通过遗传操作来抵抗植物病害的最早的人类实践之一,但至今收效甚微,从野生种导入的抗病基因在田间很容易失效.马铃薯和致病疫霉菌的互作关系符合经典的”基因对基因”假说,只有马铃薯的抗病基因和致病疫霉菌的非毒力基因同时存在并表达时,抗病反应才能发生.致病疫霉菌是一种进化潜力非常高的病原,可以快速突变本身的非毒力基因,因而造成对应的马铃薯抗病基因的失效.要提高抗病基因的持久性,目前唯一的途径是同时释放多个抗病基因,人为造成田间的抗病基因近等混合系.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的克隆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为通过转基因的手段创造田间抗晚疫病基因近等混合系提供了基础.
马铃薯 晚疫病 抗病基因
辛翠花 徐建飞 屈冬玉 黄三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31-137
2006-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