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情况下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复合区域研究
建立了掺杂情况下多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激子复合发光的理论模型,复合发光区由于掺杂层的引入发生了漂移,发光区的位置及宽度主要由陷阱电荷浓度来确定,且复合区宽度会随着掺杂浓度、电场强度、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轻度掺杂时,由于载流子空间排列的无序性,降低了载流子迁移率,复合区宽度变窄;重掺杂时(>0.5 mol%),则由于能量分布的无序性,增大了载流子迁移速度,使复合区域加宽.电场增强使电子和空穴迁移速度相差较大,引起复合区变窄;但当电场增大到1.6MV/cm时,很多陷阱电荷受到激发,产生激子的区域增多,所以复合区宽度反而增宽.低温时(T<350 K),复合区宽度增加;但当温度升高时(T>350 K),载流子浓度与载流子迁移率两者竞争的结果使复合区宽度减小.
掺杂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复合效率 复合区域 载流子
许雪梅 吴爱军 吴建好 王华 李维 刘茜倩 叶俊华
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沙,41008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42-144
2007-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