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舍饲条件下影响母牛繁殖性能要素的研究

本研究各得出舍饲条件下各生产因素对母牛体重变化影响的主、次关系为:代谢能、环境温度、粗蛋白、维生素A、饲养密度、环境湿度、锌、硒、铜、氨浓度、维生素E;对母牛繁殖能力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日粮代谢能、粗蛋白质、环境温度、维生素A、锌、氨浓度、环境湿度、维生素E、铜、饲养密度、硒.代谢能、环境温度和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作用极显著,维生素A的作用显著,是主要的生产要素,其它因子无显著作用,处于次要地位.按F.值确定各因子作用的主、次顺序为:日粮代谢能、环境温度、粗蛋白、维生素A饲养密度、锌、环境湿度、硒、氨浓度、铜、维生素E.体重的增加与妊娠率,查表得F0.01(1,25)=7.77,相关极显著.母牛产后120天内的妊娠率对连续5天-3.5~-0.5kg的体重损失非常敏感,当体重损失持续大于-3.5kg时,母牛的体况和生产性能下降到了最低点.体重增加在1.0 kg以上时,对提高母牛妊娠率的作用不显著.通过本试验可以初步确定生产中各因素的控制参数为:ME≥60Mj/头·日、Cp≥600g/头·日、环境温度≥5℃.

体重 繁殖性能 蛋白质 维生素 舍饲 牛

吕礼良 于秀芳 李学明 沈晓海 董长青 郎洪彦 李景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分院,公主岭,136100 大安市家畜良种繁育中心,大安市,131300 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白城市,137000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

河北保定

中文

549-556

200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