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龄和秧苗平面分布方式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以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为材料,应用Richards模型研究了秧龄和秧苗平面分布方式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秧龄对弱势粒灌浆的影响大于强势粒,秧龄主要通过每穗着粒数或实粒数对水稻籽粒灌浆产生作用,强势粒实粒数越少则弱势粒灌浆盛期越早,灌浆速率越快,处理间弱势粒千粒重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秧苗均匀平面分布通过延长强势粒的实际灌浆时间提高了强势粒的A值,但却缩短弱势粒实际灌浆时间从而降低了弱势粒的A值,加剧了粒间顶端优势;而相对不均匀平面分布则通过增加强势粒灌浆速率缩短实际灌浆时间,延长弱势粒实际灌浆时间,从而协调强、弱势粒灌浆,达到提高全穗千粒重的作用.
籽粒灌浆 秧龄 平面分布 秧苗
陈德春 杨文钰 任万军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雅安,625014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45-54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