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持绿性状的遗传、生理基础及其在抗旱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也日趋严重,选育抗旱的品种已成为育种家们努力的目标.持绿性是植物的重要抗旱机制,在多种植物中被发现,引起了植物育种家们的极大兴趣.植物持绿性状的遗传及生理基础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许多植物持绿性基因数量性状位点(QTL)标记及连锁图构建已经实现.研究表明,在生理基础上持绿性决定于籽粒灌浆期氮素供求关系的平衡,即持绿型品种叶片氮浓度高于非持绿型品种.持绿型品种在干旱条件下,表现出高的蒸腾效率和光和能力,最终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大量对持绿基因QTL及其标记的研究和定位,为持绿基因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打下坚实基础,将加快持绿性品种的选育与利用.高粱具有典型的持绿型种质资源,是持绿性研究的样板植物.在高粱上鉴定和分离克隆到的基因也可以直接转化到其他作物中去,为作物改良提供一个很好的变异来源.通过利用高粱的持绿性状来改良高粱、玉米、小麦及其他禾本科作物的抗旱性将是切实可行的.
持绿性 抗旱育种 持绿基因 蒸腾效率
黄瑞冬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沈阳,110161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3-9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