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和后路脊柱缩短术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术后远期伴发后凸畸形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24~52岁,平均34岁.患者初期均在伤后3~11 d内接受后路手术;就诊时后凸畸形Cobb角32°~72°,平均46°.17例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 结果:术后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因素为初次后路手术未行植骨融合12例、初次手术没有满意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9例、初次手术没有满意重建脊柱正常矢状面形态而残留部分后凸畸形9例、内固定失败和假关节形成7例及固定节段过度撑开3例.本组术前胸腰椎后凸Cobb角46°,术后8°,纠正率为83%(38/46).随访6个月~4.5年,平均2年4个月,Cobb角11°,纠正率丢失率8%(3/38).无死亡、深部感染患者.其中12例腰痛消失. 结论:初次后路手术未行植骨融合、没有满意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没有满意重建脊柱正常矢状面形态、内固定失败及假关节形成是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可以一次后路手术完成内固定取出和矫形内固定,临床疗效满意.
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截骨 脊柱缩短术 后路手术 植骨融合
邱勇 朱锋 钱邦平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江苏南京,210008
国内会议
温州
中文
197-199
2006-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