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面压缩缺损的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面压缩缺损的手术方法与措施.方法:1997年7月至2005年2月,收治复杂性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面压缩缺损43例:陈旧25例,新鲜16例,畸形(大于90天)2例;复杂骨折与缺损34例、简单骨折与缺损9例.缺损体积3~9cm3,平均在4.5cm3.采用改良髋臼入路,通过髋臼碎骨关节面整复法,自体髂骨髋臼后壁解剖性重建法重建髋臼关节面,应用髓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固定碎骨块,自体骨+人工骨填塞骨缺损,骨腊隔离法预防异位骨化等相关措施.术后随访5~86个月,平均15.7个月.结果:髋臼骨折关节面粉碎填补压缩体积至头臼解剖复位31例,自体髂骨后壁”解剖性重建头臼解剖复位”12例;40例平均5.3月,伤侧髋关节功能达到健侧水平;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异位骨化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髋关节骨性融合.结论:本文治疗髋臼粉碎性骨折合并髋臼关节面压缩缺损的方法与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股骨头与髋臼解剖对应率,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

骨折固定 髋臼骨折 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 髋臼关节面 压缩缺损

张春才 张鹏 汪光晔 牛云飞 许硕贵 禹宝庆 王家林 苏佳灿 沈红兴 付青格 任可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骨科,上海,200433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会议

温州

中文

12-14

2006-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