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冠状病毒替代SARS感染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小鼠冠状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并使此模型成为研究抗SARS药物的替代模型;方法:将30μl小鼠冠状病毒原液用移液枪滴入接毒组小鼠鼻腔,对接毒小鼠进行观察、测量、取样和检测等,并与SARS各指标比较;结果:小鼠冠状病毒感染后小鼠很快第2天就出现弓背、竖毛、蜷缩、颤抖、打堆等临床症状;体温出现先升后降,体重明显减轻;死亡率为100%;出现肺和肝脏严重坏死和出血灶,肝细胞呈弥漫性肿胀,肠道内出血等病理变化;在肝、肾、肺、脾、肠和大脑都能检出病毒;感染期内未能检出小鼠冠状病毒抗体;能产生高水平的IL-10、IFN-γ、TNF-α和低水平的IL-2,IL-4无明显变化.小鼠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在临床病理学改变方面表现为一种全身多器官损伤性疾病,在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方面免疫器官是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
冠状病毒 替代模型 SARS病毒 免疫器官
刘忠华 刘香梅 闵凡贵 王静 赵维波 黄韧
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广州,510260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534-538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