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区划原则与方法初探

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增长,常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损失生态功能为代价.土地利用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非透水下垫面面积的增加,从而改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水文特征,加剧了城市水体的非点源污染,进而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反过来又阻碍城市的社会经济增长.就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社会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寻求平衡,富有极大的挑战性.但是,只有当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趋于平衡,才有可能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失衡日渐加重.生态资源的肆意掠夺、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导致大多数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体恶化等环境污染问题.非点源污染是城市水生态系统健康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控制与管理.本文研究城市非点源污染区划现状,城市非点源污染的区划原则,非点源污染区划的步骤与方法。

城市非点源污染 污染控制 区划原则 生态环境 土地利用 城市生态系统

杨柳 马克明 陈利顶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国内会议

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

西宁

中文

602-606

200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