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湘西自治州1949~2003 年耕地面积变化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土地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获取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场所,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是土地资源中一种极为有限而且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作为土地资源的精华部分,耕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者至关重要的作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大体上决定国家的人口承载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不仅是保证食物安全的需要,而且对维持区域的生态平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持续稳定进步,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张,大量耕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消失,致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亚热带武陵山区之中,产业以农业为主.因此本文分析建国五十多年来自治州耕地数量的变化过程,研究耕地数量减少的内在驱动力,探讨新形势下耕地的保护对策,对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促进全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耕地面积变化 土地利用 湘西自治州 可持续利用

袁开国 伍要军 吴延科

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系,湘潭,411201 湘西自治州国土资源管理局,吉首,416000

国内会议

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

西宁

中文

520-527

200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