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球藻异养-光自养串联培养技术及其放大研究

小球藻(Chlorella)是绿藻门(Chlorophyta)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小球藻科(Chlorellaceae)中的一个重要属,其中常见的种有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小球藻(Chlorella)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脂类、叶绿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例如小球藻生长因子(CGF)),具有全面而均衡的营养价值,广泛应用在食品、饲料、医药、有害物质的吸收和降解及生物燃料等多个方面. 目前小球藻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普遍采用的培养方式为开放式户外大池培养,但开放池培养的细胞密度低(一般为0.2~0.5g/L)、生长速率和产率低、藻细胞采收(Harvest)成本高,同时具有占地面积大、生长条件难以控制、易被其他生物(如蚊虫等飞虫)污染、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等缺点,限制了开放池培养的进一步发展.据报道,小球藻的国际市场年需求量达8000-10000吨,而全球小球藻的年生产量仅2000吨.因此,迫切需要提高藻细胞密度和产率,实现高密度培养,以满足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本文研究小球藻异养-光自养串联培养技术。

小球藻 绿藻门 异养光自养 串联培养 生物活性 高密度培养

李兴武 李元广 钱峰慧 施鑫 沈国敏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海洋生化工程研究所,上海,200237

国内会议

2006全国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九届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

大连

中文

679-680

2006-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