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溶藻细菌鉴定及溶藻机理的初步研究

细菌的杀藻物质作为开发海洋活性物质作为新型生物杀藻剂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提取、纯化和鉴定高效的宿主特异性细菌杀藻物质对有害赤潮有效治理提供可能.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对3株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溶藻作用的海洋细菌进行鉴定,并对它们溶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16SrDNA分子鉴定和生理生化分析确定:JM-1属于假交替单胞属(Pseudoalteromonas),DN-1属于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KSC-6属于极地杆菌属(Polaribacter).不同处理的细菌液的溶藻作用是不同的. 3株细菌菌悬液与胞外产物对A.tamarense均具有强烈的溶解作用,且溶藻效果相差无几,这说明3株细菌不需直接接触藻细胞,而是通过分泌胞外产物来实现溶藻,属间接溶藻方式;将3株细菌胞外产物高温处理,DN-1、JM-1处理液对A.tamarense仍具有很强溶解作用,而KSC-6的高温处理胞外产物溶藻作用不明显,这说明,DN-1、JM-1的主要杀藻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而KSC-6的主要杀藻物质不具热稳定性.

海洋活性物质 杀藻剂 特异性细菌

曹宾霞 王耀兵 杨滴 龚海滨 李冬梅

大连水产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国内会议

2006全国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药物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九届海洋药物学术研讨会

大连

中文

616-618

2006-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