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土地变化研究中的景观生态学方法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以下简称土地变化研究,作为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区域响应机制,愈来愈成为地理学、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十分活跃的前沿领域.它主要研究不同植被覆盖与利用方式下土地类型的数量与质量随时间的演变,以及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反馈.在多数情况下,人类活动对于土地系统的变化已经不是一般的干扰因子,而是具有控制作用的主导因子.虽然对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研究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土地生态学的提出与景观生态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荷兰的Zonneveld教授在其所著的”Land Ecology”一书中,认为”土地”与景观同义,都是”地球表面可辨识的一部分,并由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和文化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笔者对这一论点并非完全同意,但想指出,二者既然在研究对象上十分相近,在研究方法上也必然可以有相互借鉴之处.在景观生态和土地变化研究中都广泛使用遥感和GIS技术,重视综合、整体的研究,发展建立各类空间模型;景观生态学所强调的尺度、等级、格局、过程的思想对于土地变化的研究应当同样适用. 本文拟对土地(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和基于转移概率的随机模型,以及用于空间格局分析的景观指数作一介绍,以促进土地变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土地变化 土地利用 景观生态学 植被覆盖 土地生态学 概率随机模型

肖笃宁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国内会议

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

西宁

中文

9-17

200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