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Ni(OH)1.4(SO4)0.3纳米带和相关的结构演变

氢氧化镍作为碱性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镍氢、镍镉和镍锌等电池.+2价氢氧化镍主要有α和β两种晶型.β-Ni(OH)2属于六角晶系(单胞参数为:a=0.313nm,c=0.463nm),其中OH-为六角密积形成等间距层状结构,氢氧键平行于c轴,Ni2+处于层间八面体位置.α-Ni(OH)2晶化程度相对较差,其结构仍属于六角晶系(单胞参数为:a=0.31nm,c=2.268nm),β-Ni(OH)2的层状结构在此仍然保留,但层间却无序的插有水分子及酸根离子,插入酸根离子的种类取决于母溶液.这种无序插层结构使α-Ni(OH)2的c轴长度远大于β-Ni(OH)2,有望获得更大的放电容量.氢氧化硫酸镍(分子式为:Ni(OH)1.4(SO4)0.3,具体的单胞内原子位置未知,属于简单单斜晶系,a=0.789nm,b=0.296nm,c=1.363nm,β=91.1°)俗称碳硫绿镍矿,其结构在β-Ni(OH)2的基础上层间插入部分硫酸根,且形成部分氢氧根空位以维持电中性,故可将Ni(OH)1.4(SO4)0.3归于α-Ni(OH)2一类.本文研究Ni(OH)1.4(SO4)0.3纳米带和相关的结构演变。

氢氧化镍 纳米带 六角晶系 结构演变

刘喆 李露颖 卢小莉 王建波 贾志勇 唐一文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国内会议

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

沈阳

中文

57-58

2006-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