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临床靶区与治疗相关性的讨论

近年来由于三锥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传统的常规放疗技术的彻底改进,致使通过对CT及MRI现代图像来多幅横断面上勾画靶区和正常组织及器官,临床医师已从二锥空间逐渐向三锥、四锥空间去获取对肿瘤放疗的认识,除此之外功能影像的建立促使医师从生物角度去观察治疗体积及正常组织.由此在21世纪全新的放疗使人们开始从过去粗浅的治疗靶区走向精确的诊断与治疗的新模式,调 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作为3DCRT的高层面发展的技术促使我们更强调对治疗的肿瘤各区域精准的认识,在治疗上强调了”精确诊断”这一超影像诊断模式的慨念,在”精确诊断”基础上方能实施”精确定位、设计、治疗”的全新物理模式. ”精确诊断”的概念应是在具备全方位肿瘤的临床及生物基础知识上,集解剖和功能行为去认识和设计肿瘤治疗的靶区,在此基础上根据ICRU50及ICRU62号报告的规定下确定治疗与保护的区域,作为现代放射肿瘤学临床医师应从单纯的物理治疗靶区认识而转变为复杂的生物靶区相结合的认识领域,在各种肿瘤进行3DCRT时应精确诊断疾病的可视肿瘤区域,同时对非可视治疗的亚临床肿瘤区更应以综合知识上加以深刻认识,这一点远较对GTV的认识更决定治疗的成败,例如分子突变、癌前病灶、肿瘤于细胞、克隆细胞生长指数等这一系列的分子、细胞水平的肿瘤CTV更广义、更具有根治与否的重要性,作为非有创治疗的无创局部手段其主体就是担负了非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功手,因此更广义的CTV更具有专业的意义,这包括克隆细胞指数及比手术更广域的亚临床预防区决定了放射治疗的优势地位.

鼻咽癌 靶区 放射肿瘤学

郎锦义 李涛

四川省肿瘤医院省医学放射肿瘤学科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鼻咽癌学术会议

南京

中文

61-63

2006-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