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含微粒的复合材料低频吸声性能的研究

吸声材料现已由单相的向含微粒的多相的复合材料发展,复合材料中的微粒具有:①.散射和波型转换”1”;②.改变材料等效特性阻抗;③.增强抗压能力(粒子、薄壳粒子)等功能”2”.这种材料的吸声性能是与基材和微粒材料的动态力学参数,微粒的形状、结构、体积比、尺寸和取向分布概率等有关.研究这些因素对吸声性能的影响,预报含微粒的复合材料吸声性能是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由于媒质的不均匀性、界面的不规则性很难用严格波动理论进行声场计算,因而只能采用近似计算方法.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一种物理模型:假设来自多个非相互作用的散射粒子的散射场等效于体积等于所有散射粒子所占体积之和的单个散射体的散射场.自用此模型计算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和密度以来,出现多种近似计算方法,其中由J.G.Berryman”3”和M.R.Haberman”4”等人提出的基于自洽(self-consistent,SC)理论并与统计力学结合起来的计算复合材料的低频等效模量的算法与实验符合较好.本文用”3,4”的算法计算含微粒的复合材料低频等效动态模量和密度,由声波在分层媒质中传播理论求复合材料构成的低频薄板吸声器的输入阻抗和吸声系数,用它们随粒子和基材参量的变化论述含微粒的复合材料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

复合材料 低频吸声性能 吸声材料

王仁乾 马黎黎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北京,100871

国内会议

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厦门

中文

555-556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