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热海蛤蟆嘴热泉两类不同温度菌席的原核生物多样性
本文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蛤蟆嘴高温热泉两类不同温度的菌席样品进行微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从中选出代表性菌席样品D和E,经16S rDNA克隆文库的构建和克隆的扩增rDNA限制酶切分析(ARDRA),选出代表性克隆用于1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克隆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席样品D的细菌克隆分属于5个门:Firmicutes,β-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Chloroflexi,Acidobacteria,并且这些序列大多与已得到纯培养的近缘有效发表类群(物种)的16S rDNA序列有较大差异;由于未从菌席样品D中PCR扩增出古菌16S rDNA序列,说明样品D中只有很少或没有吉菌存在.温度较高的菌席样品E的细菌克隆分属于4个门:α-Prote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Deinococcus-Thermus,Thermotogae,Aquificae,并且有一个克隆E64分类地位不明(属于新的门一级分类单元),菌席样品E中的细菌多为接近进化树根部的嗜热细菌,其中有些序列代表的类群很可能是目前未能得到纯培养且分类地位较新的细菌;菌席样品E的吉菌克隆均属于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且大多数古菌以化能自养型为主.虽然菌席样品E中古菌的多样性不如其中的细菌高,但新的未得到明确分类地位的克隆子较多且分布较均匀.这些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热泉的不同微环境中,以温度为主导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异质性和多样性是造成微生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热泉 微生物菌席 原核生物多样性 非生物环境因子 微环境
刘宏伟 彭谦 李沁元 肖炜 崔晓龙
云南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昆明,650091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教学实验中心,昆明,65009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11-322
2006-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