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扭纵复合型超声电机的接触驱动模型

从1989年首次提出扭纵复合型驻波超声电机”1”以来,(如图1)该电机显示出了径向尺寸小,输出力矩大,可控性强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广泛研究.但由于发展历史较短,扭振元件制作工艺复杂,目前论述这种电机的运行机理及性能的文章较少.在考虑到粘弹性摩擦材料的模型中,绝大部分都假设定转子对称接触,转子转速恒定,无纵振动”1,2”,但并未证实其假设的合理性.本文在时域驱动模型”3”的启发下,针对其未考虑粘弹性摩擦材料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时域驱动模型.该模型将为扭纵复合型电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超声电机 接触驱动模型 声学

张筠 傅德永 周铁英

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100084

国内会议

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厦门

中文

205-206

200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