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沉淀时间对实际生活污水形成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影响

本文利用3个间歇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命名为R1、R2、R3)和1个间歇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SBAR,命名为R4),处理低碳氮比实际生活污水,系统考察改变沉淀时间的方式对形成硝化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的影响.结果表明:R1、R2、R4的沉淀时间骤降为2min、4min、2min,由于一次性施加的沉速选择压过强,造成污泥大量流失,反应器崩溃,而后反应器器壁不断长出生物膜,混合液和出水中出现大量絮状、棒状、颗粒状污泥,经过35-40天的培养,出水氨氮小于1mg/L,这主要是器壁生物膜作用.反应器中的松软颗粒状污泥并非AGS,但它和AGS周围都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这表明生物膜和好氧颗粒污泥同源.根据污泥沉淀的实际情况,逐步降低R3反应器的沉淀时间为8min、6min、4min,当沉速达到10cm/min时,污泥开始颗粒化,沉速达到12cm/min时,污泥颗粒化基本完成,共经历了33天,但是絮状污泥仍存在,两者长期共存,以0.3mm为界,AGS和絮状污泥的重量百分比约为2:1,AGS平均粒径在0.5mm左右,颗粒化之后其氨氮降解速率提高了约4倍.

实际生活污水 颗粒污泥 快速启动 生物膜 沉淀时间 好氧硝化

高景峰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22

国内会议

第九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40-48

2006-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