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AlCu10Fe1相低温变体Φ2相结构的电子显微分析

1939年,Bradley等最早对Al-Cu-Fe三元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鉴定出4种热力学上稳定的、结构未确定的三元化合物相,分别是Al5Cu2Fe,称为Ψ相;Al2Cu2Fe,称为ω相;Al10Cu10Fe,称为Φ相;Al18Cu10Fe,称为x相.迄今,除了x相未被进一步确认外,其余三相及其结构都已被确认,尽管Φ相的结构还有争论.Bradley等提出Φ相具有六角的Ni2Al3结构.2005年,Zhang等报道了热力学上稳定的Φ相由固态相变生成,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方法,发现固态相变生成Φ相具有较复杂结构,采用近来刚解决的ξ1-Al3Cu4结构模型未能全部标定衍射峰.Zhao等报道,Φ相具有高温(至少不低于620℃)Φ1相和低温(约在490℃)Φ2相两种变体.高温时,Φ1相具有τ3(Ni2Al3)相结构,沿着某个〈111〉B2有3倍的调制,呈现τ3微畴;低温变体Φ2相具有沿着某一个”110”B2方向的10倍调制结构. 本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方法,分析了低温变体Φ2相的晶体结构,通过模拟Φ2相的电子衍射花样,并提出一种Φ2相的原子结构模型。

AlCu10Fe1三元系统 相结构 电子显微 Φ相 固态相变 原子结构模型

王雄尧 赵东山 王建波 王仁卉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国内会议

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

沈阳

中文

14-15

2006-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