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工业聚丙烯聚合过程模型化的研究

基于我国聚丙烯(PP)生产状况,指出了我国在聚丙烯合成技术上的研究缺陷。针对该缺陷并遵循“聚丙烯合成过程模型化”主线,本文从聚丙烯主要生产工艺、丙烯聚合反应机理、丙烯聚合过程动力学、聚合反应器模型以及丙稀聚合反应过程的分子量分布五个方面对聚丙烯聚合过程模型化的近期研究进展(主要为国内)进行了综述。综述表明: (1)我国PP 生产装置大部分是引进国外的生产工艺,在引进的工艺包中没有相应的定量关系,也无法确定各参数在反应器中的分布,尤其是随着原料量和组成的变化,品种牌号不断切换,装置的实际运行条件都不同程度的偏离了原设计或适应外部条件变化的最佳工况,给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造成诸多不便和困难,降低了经济效益。因而有必要对PP 生产过程进行模型化研究,提高装置生产效率,提高我国PP 工业的竞争能力。 (2)有关PP 的模型化研究(主要指国内)主要集中在宏观尺度上对反应器的模拟,而在微观(分子)尺度上的研究工作较少。同时,相应的研究方法仍集中于传统的研究方法,而基于生成函数方法,随机模拟(MC)与分子模拟(MD)方法在该方面的应用还不见报道。

聚丙烯 聚合过程模型化 反应机理 动力学 分子量分布

郑屹 罗正鸿 曹志凯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福建厦门361005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北京

中文

2005-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