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取代芳烃对发光菌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
采用发光菌监测技术,探讨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三种取代芳烃苯酚、硝基苯、甲苯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等浓度配比下SDS 与三种取代芳烃二元、三元及四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效应,采用当前常用的四种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对其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对四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对SDS 与取代芳烃苯酚、甲苯和硝基苯的联合效应进行评价,所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在以SDS 为底物的混合体系中,除SDS 与硝基苯表现为弱拮抗作用外,其它的二元、三元及四元混合体系的毒性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且甲苯的协同程度最强。在此基础上,根据SDS 的分子结构特征和芳烃类化合物取代基的不同,对联合毒性作用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SDS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取代芳烃 联合毒性评价 发光菌
董玉瑛 雷炳莉 于庆凯 张春宝
大连民族学院环境工程系,国家民委生物化工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600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污染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05-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