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牙根管修复用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目前,在对缺损牙体修复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在断裂的牙齿残根中埋入金属材料制作的牙桩进行牙体的修复。然而由于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100-200 GPa)与人齿平均弹性模量(~18 GPa)差异较大,当修复体受到较大的不良咬合力时,易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对牙根的伤害,甚至造成牙根的断裂 ”1”。1988 年,Bernard Duret首次报道了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冠桩材料应用于牙根管修复的研究结果。与金属材料相比,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最大优点是其弹性模量(21GPa)与天然齿的弹性模量非常接近,由其制作的牙桩能将咀嚼应力均匀的分散于牙齿残根上,从而降低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牙根断裂的可能性。同时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又具有强度高、耐疲劳、耐腐蚀等特点,是金属材料牙桩的理想替代品。本研究制备了一系列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基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基体树脂体系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的影响。

聚酰亚胺 碳纤维增强 牙根管修复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生物相容

左红军 陈建升 杨士勇 范琳

高技术材料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国内会议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北京

中文

200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