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核/壳结构PVP/PLA超细纤维研究

静电纺丝又称电纺,是借助于高压电场使聚合物溶液(或熔体)纺丝形成超细纤维的过程。由电纺技术可以制备直径为纳米级至亚微米级的超细纤维,其无纺纤维膜具有很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因此在药物释放载体、组织工程支架和功能材料等方面广为研究。近两年来,对电纺装置的改进使得此项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如利用同轴复合电纺制备核/壳、中空以及多孔结构的超细纤维”1-4”。目前,能够制备核/壳结构(包括中空)超细纤维的方法还有自组装法和模板法,而由两种聚合物溶液分别通过两个同心复合的毛细管进行的同轴复合电纺方法, 比较简便易行。 本文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聚乳酸(PLA)为原料,以不同浓度的PVP 溶液和22﹪ PLA 溶液进行同轴复合电纺,讨论了系统参数、过程参数对超细纤维结构、形貌及直径分布的影响,并研究了PLA 纤维膜和PVP/PLA 核/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和吸水率。

同轴复合 静电纺丝 核壳结构 超细纤维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聚乳酸 力学性能

孙斌 段斌 袁晓燕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系,天津, 300072

国内会议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北京

中文

200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