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功能化生物可降解材料
在天然的生物膜中,主要的磷脂类化合物有四种,包括磷酰胆碱、磷酸酰乙醇胺、磷酸酰丝氨酸和磷酸酰肌醇,其中磷酰胆碱类化合物是含量最高的一种,约占40﹪,最主要分布在血管的内壁表面与细胞双层膜的外侧。 沈健等于2002 年首先报道了通过micheal 加成的方法将一定数量的含双键的MPC 接枝到了壳聚糖表面的氨基上19 ,21,并对其血小板吸附及细胞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提高壳聚糖表面抗血小板吸附性能的同时,少量的磷酰胆碱基团对于细胞的贴附有着积极作用。2003 年,沈健等进一步合成了磷酰胆碱基团修饰的苯基壳聚糖,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抗血小板吸附性能20。 本课题组在 2004 年通过非均相接枝的方法,得到了高磷酰胆碱基团接枝的壳聚糖材料,细致的表征了其结构,并着重对其生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经过修饰后,材料的吸水性提高了一倍,在水中表现出类似于水凝胶的性能。其吸水性能,可以看到,PC-Chitosan 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吸水表现和其在纯水中的表现没有太大的差别,该性能对其在组织工程或药物缓释中充当体内植入型水凝胶材料,是有着很大的好处的。
磷酰胆碱 壳聚糖 磷脂功能化 内皮细胞 生物可降解材料 非均相接枝
孟晟 钟伟 杜强国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育部聚合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0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