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聚苯胺为壳的核/壳结构导电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可控制备

1992 年,Armes 等人首次合成了聚苯胺/聚苯乙烯(PAn/ PS )核/壳结构复合微球,改善了PAn 的可加工性。制备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主要方法有表面沉积法和逐层交替吸附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虽然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控制壳层的厚度,但是空腔尺寸不可控。Yang 等人介绍了以粒径约300nm的磺化聚苯乙烯凝胶粒子为模板,向内生长制备复合微球和中空微球的新思路,空腔尺寸和壳层厚度在整个微球尺寸范围内同时可调。最近,我们研究小组采用这一方法制备了壳层可控导电聚吡咯/聚苯乙烯复合微球及聚吡咯中空微胶囊。本文采用了磺酸基导入法和羧基导入法,通过在壳层上引入功能基团,成功地实现了不同粒径以PAn 为壳的核/壳结构导电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可控制备。

聚苯胺 核/壳结构 导电高分子 复合微球 可控制备 聚苯乙烯

郑宜君 由佳 余晓兰 吴兴奎 刘正平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北京 100875

国内会议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北京

中文

200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