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臂分子对固定于聚丙烯微球上的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脂肪酶(E.C. 3.1.1.3)又称甘油三酸酯水解酶,来源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其天然底物为甘油三酸酯,此外,它也能催化酯的水解和醇解、酯合成、酯交换、内酯合成、酰胺合成等一系列反应。脂肪酶还具有良好的底物专一性、区域选择性及立体选择性等特征,使其在对外消旋混合物的手性拆分以及药物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正如绝大多数的酶一样,脂肪酶在实际应用中也常常被固定在一定的载体材料上催化反应,以提高其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然而,酶经固定化,尤其是以共价结合法固定化以后,常常会损失较多的活性,大大影响了其实际应用效率。这一方面是由于载体的存在阻碍了反应底物向酶活性中心的扩散以及反应产物向外界的扩散过程,另一方面,载体和固定化酶分子间的某些非生物特异性相互作用也会影响酶的构象,导致酶蛋白不同程度的变异,从而降低酶的活性。因此,为了有效减少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在酶的化学固定化过程中引入间隔臂(spacer)分子以延长酶和载体间的距离,使固定化酶处于一种更接近于自由酶所处的微环境中是保留固定化酶活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迄今为止,已有各种类型的多官能团分子被用作间隔臂,不同间隔臂结构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也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有多项相关工作已被国外同行报道,所涉及的酶的种类也较多,但是目前,有关在化学固定化中通过控制间隔臂的结构来调节固定化脂肪酶活性的研究还少有报道。
脂肪酶 酶固定化 间隔臂 聚丙烯
邓红涛 朱传芳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0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