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含有反应性基团丙烯腈共聚物电纺膜的研究

聚丙烯腈分离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耐溶剂性,在渗透气化、水处理、血液透析以及酶固定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前期工作表明,可通过丙烯腈与马来酸酐的共聚合制备含反应性基团的聚丙烯腈膜,进而利用膜表面的活性基团羧基固定PEG 以及肝素等生物大分子(1)。结果发现,相比于纯聚丙烯腈膜,改性后膜表面的血液相容性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共价法固定于共聚物膜表面的脂肪酶的酶活保留值最大可达到67﹪(2。但是由于这种载体十分有限的比表面积,所以分离膜的载酶量很难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酶固定化的应用。 将材料制备成具有纳米尺寸的纤维是提高材料比表面积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高压静电纺丝是目前得到纳米纤维的最基本的方法。近年来,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机械性能和光电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聚合物增强材料。将聚合物和碳纳米管的共混物进行静电纺丝也已被报道(3)。本文将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PANCAA)与碳纳米管(MWCNT)进行溶液共混,继而利用静电纺丝制备其复合电纺膜,研究了纺丝条件对电纺膜形态结构,对其结构作了初步分析,旨在制备一种具有大比表面的含有反应性基团丙烯腈共聚物膜。

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 碳纳米管 电纺膜 酶固定化

王振刚 王建琴 徐志康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杭州,310027

国内会议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北京

中文

200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