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吡咯/金纳米粒子双层膜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电化学合成聚吡咯的单层膜,电解质体系是0.2 M 的吡咯水溶液,掺杂离子采用苯磺酸钠(BS )。在这种快速电聚合的聚吡咯膜中会存在链段较短的寡聚体及单体。利用吡咯单体及寡聚体具有的还原性,我们将新合成的聚吡咯膜浸泡在0.01 M的氯金酸水溶液中反应约2 小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膜中还原生成了大量的金纳米粒子,同时在膜的表面也观察到了金纳米粒子的存在。利用膜表面上的金纳米粒子作为”种子” ,在盐酸羟胺(0.033 M )和氯金酸(0.033 M )的水溶液中,通过多次生长的方式,在吡咯的表面生长致密的金纳米粒子。在生长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聚吡咯膜在电极上,这样能有效地控制金纳米粒子在聚吡咯膜的一面生长(靠近溶液的膜表面),而另一面(贴近电极的表面)保持膜本身的形貌和性质。通过紫外光谱、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双层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复合材料 聚吡咯 金纳米粒子 驱动器
何永洪 周密 袁金颖 石高全
清华大学化学系,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0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