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代酯/CuBr/bipy/苯乙烯体系聚合物末端结构的研究
自从1995 年Matyjaszewski 提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1”和退化转移自由基聚合(DTRP) ”2”机理后,含碘引发剂由于在聚合中机理复杂,研究较少。直到近年,随着测试手段的提高和人们对活性自由基聚合认识的深入,含碘引发剂参与的自由基聚合越来越受到重视。Sawamoto ”3”等研究了R-I/ReO2I(PPh3)2 体系对苯乙烯自由基聚合的影响。P.Davis ”4”等采用R-I/半茂铁体系制备出了星型聚苯乙烯。Matyjaszewski ”5”等采用碘代酯类催化剂成功实现了醋酸乙烯的活性聚合。V.Percec ”6”等深入研究了含卤引发剂在不同过渡金属催化下的氯乙烯自由基聚合,随后,又提出了含碘引发剂催化氯乙烯聚合的”单电子转移-退化转移(SET-DT )”聚合机理”7-9”。但是在以上众多的研究中,还没有R-I/CuBr 催化下聚合过程中聚合物末端结构变化的研究报道。本文采用α-碘代异丁酸乙酯/CuBr/bipy 催化苯乙烯本体聚合,研究了不同催化体系配比和不同温度下的聚合物末端结构。 引发剂和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用1 H NMR (BRUCK AC-600 )测定。
活性自由基 聚苯乙烯 引发剂 催化体系
李秉毅 石艳 付志峰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0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