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室温引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超浓乳液薄层共聚合的研究

超浓乳液的外观像胶冻状,黏度大,不宜进行搅拌,在使用热引发剂反应时,反应散热比较困难,导致稳定性下降。氧化还原体系被引用到苯乙烯,醋酸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等体系中,实现了氧化还原低温引发超浓乳液聚合。但这些都是在试管中进行的,同样存在难以散热现象。要使得聚合物易于散热,实现常温薄层聚合。必须要有较高的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过程中体系要有较高的稳定性,避免单体逸失。我们加入糊精粉提高超浓乳液的稳定性;并加入交联单体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以提高聚合物的综合性能。 本文以发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DOC)为混合单体, 过硫酸铵和(APS )/亚硫酸氢钠(SHS )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为乳化剂与十六醇(CA )为助乳化剂组成复合乳化剂体系,PVA-1788为液膜增强剂,糊精粉(Dextrin)为稳定剂,用一种新的超浓乳液薄层技术, 在室温下引发St/ BA/ DOC 共聚合, 详细讨论糊精粉和聚合温度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外界温度、薄层厚度、薄层面积对挥发率以及转化率的影响;以及氧化还原体系中还原剂比例、氧化还原剂浓度、不同材质聚合器皿和聚合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比较了试管聚合和薄层聚合的速率。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材质下聚合物乳胶粒子的形态。

浓乳液薄层共聚合 氧化还原体系 糊精粉 挥发率 聚合转化率 苯乙烯 丙烯酸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

黄兵 张洪涛

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国内会议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北京

中文

200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