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吡啶类试剂调节H<,2>O/TiCl<,4>引发苯乙烯正离子聚合

1988 年,Kennedy 等首先实现了由BCl3 共引发的苯乙烯(St )及其衍生物活性正离子聚合,但所得到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宽(Mw/Mn=5~6 )。对于TiCl4 共引发的St 活性正离子聚合,引发剂为2,4,4-三甲基-2-氯戊烷(TMPCl )和1-苯基氯乙烷(1-PhEtCl ),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2,6-二叔丁基吡啶(DtBP )、N,N-二甲基乙酰胺(DMA )、六甲基磷酰胺(HMPA )、丁醚(Bu2O )等亲核试剂或盐n-Bu4NX ,才能实现活性聚合,分子量分布相对较窄(Mw/Mn=1.6 ~1.8 )。水可以作为引发剂来引发苯乙烯进行正离子聚合,但产生不可控引发,得到聚合物的GPC 谱图呈双峰分布(Mw/Mn =2.3 ~4.3 )。本研究组曾采用H2O/TiCl4/给电子体(ED )体系引发异丁烯(IB )控制正离子聚合,得到较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产物(Mw/Mn =1.18 ~1.21 ),本文研究对比Py 、MPy 和DMPy 对H2O/TiCl4 体系引发St 控制正离子聚合反应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与聚合反应动力学行为。

正离子聚合 苯乙烯 聚苯乙烯 亲核试剂

冉奋 吴一弦 邱迎昕 黄丽 武冠英

北京化工大学 可控聚合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北京

中文

2005-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