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火8井钻井液应用技术

火焰山构造带地质情况复杂,属典型的山前构造,上部地层存在较厚的易缩径、易溶解盐膏层及膏泥岩层,严重污染钻井液,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受污染后而造成井下复杂、卡钻事故频繁.中部侏罗系大段发育的煤层,井壁极难稳定.下部三叠系地层在吐哈地区完成井较少,地层岩性预见性较差,泥页岩地层裂缝极其发育,钻井过程中一旦揭开随之发生大块岩石脱落,蹩卡现象十分严重,属典型的应力释放而造成的井壁失稳,另外火焰山构造带地温梯度偏高(测井数据:井底温度达142℃),高温对钻井液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对钻井液提出抗污染、抗温、护壁、携带等多项更高的综合要求.中原、吐哈、华北在火焰山构造所钻的多口井都曾经相继出现大段井壁失稳、划眼、卡钻进而报废、侧钻等不同程度的事故和复杂.根据火8井钻遇的地层特点,在总结火焰山构造所钻井曾出现大段井壁失稳、划眼、卡钻经验的基础上,对本井施工前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进而采用了针对不同地层特性的多套钻井液体系,基本解决了抗盐膏污染、抗温、井壁失稳、防漏、防卡等系列问题.即侏罗系以上地层采用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能很好地解决火焰山构造带地层盐对钻井液的污染问题;侏罗系至三叠系地层采用小阳离子聚磺钻井液体系增强抑制性,增强钻井液封堵、造壁能力,防止侏罗系以下地层垮塌;三叠系地层采用有机硅氟聚磺钻井液体系,提高钻井液的抗高温性、抗污染能力、抑制能力.在现场应用中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历时153天完成了5150米的钻探任务.

钻井液 降滤失剂 火焰山构造带 井壁失稳 膏泥岩层

刘亚元 王俊星 席凤林 田军

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钻井工程公司

国内会议

2005年钻井液学术研讨会

北京密云

中文

426-429

2005-09-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