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本文以正处于一个新的成长期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态势及内在驱动机理.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区域各地类面积比例的动态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是建设用地比例的增加以及耕地和水域面积比例的减少.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建立驱动因素体系,构建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和非农化、经济总量的增加以及劳动力的非农化.同时,通过对原锡山市三个典型乡镇农村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经济因素、城市化因素是城市区域和农村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共同的驱动因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具有越来越强的驱动作用,农业集约化因素则是农村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有驱动因素.

长江三角洲 城市区域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章波 濮励杰 黄贤金 周青 吕敏眸 李宪文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合肥

中文

48-59

200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