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agent合作逻辑中的意图
20世纪90年代,agent界的研究者们致力于刻画理性agent的思维属性(信念、愿望和意图),其中出色的工作有Cohen的意图理论、Rao的BDI模型、Konolige和Pollack的KP模型.由于意图在保持各思维属性的理性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备受关注.基于Kripke模型,意图通常被模型化为正规模态算子,存在逻辑全知、重言隐含下的副作用、析取扩大化、合取分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Konolige和Pollack给出KP模型,以非正规模态逻辑作为描述工具来表示意图.然而KP模型中用来确定意图的是可能世界集幂集的子集,和信念的表示相比不够自然,复杂度也高;而且KP模型不满足K公理和联合一致性原理,也失去了非等价意图的推理能力.把意图抽象为可能世界语义下的非正规模态算子,给出意图算子的双子集语义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在改进ATL/ATL的并发博弈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多agent合作逻辑与传统BDI逻辑的融合问题。在多agent合作逻辑中分别考察六种意图:对动作的个体意图、对动作的群体意图、对命题的实现型个体意图、对命题的实现型群体意图、对命题的维护型个体意图、对命题的维护型群体意图。
多agent 合作逻辑 意图理论 Kripke模型 双子集语义
赖贤伟 胡山立
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福州,350002 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福州,350002;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国Rough集与软计算学术研讨会(CRSSC”2006)
浙江金华
中文
252-254,280
2006-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