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核矩测量和核结构研究

简要介绍时间微分扰动角分布、瞬态场-离子注入扰动角分布、β-放射性探测的核磁共振和核电共振等原子核核矩测量方法及其在核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给出了43Sc(19/2-,3.1232MeV,0.45μs)同质异能态、84!86Zr和83Y高自旋态、17F(I=5/2+,T1/2=64.49s)、12B和12N镜核对的核矩测量和核结构研究例子.

核矩测量方法 核结构 核磁共振

朱升云 吴晓光 竺礼华 李安利 刘猛 张锡珍 高早春 陈永寿 T.Minamisono K.Matsuta M.Fukuda 周冬梅 M.Mihara 袁大庆 郑永男 左翼 罗起 朱佳政 徐勇军 李广生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Department of Physics,Osaka University,Toyonaka,Osaka 560-0043,Japan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核结构大会暨第七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

长春

中文

146-150

2006-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