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静动载下共面非贯通裂隙贯通机制分析

共面非贯通裂隙的贯通机制对于确定外载下岩质边坡的滑动面位置及滑动面综合抗剪强度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预制共面非贯通裂隙石膏模型试样单轴静动载对比试验,对不同裂隙倾角共面排列裂隙的扩展、贯通过程进行了观测,研究显示:共面非贯通裂隙不同倾角下的贯通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裂隙倾角为0°~35°时以裂隙面发生闭合变形为主; 45°~65°时裂隙间较易出现剪切型破坏模式;75°~90°预制裂隙面较难产生滑动,裂隙试样主要产生劈裂形式的破坏.动载下预制裂隙试样裂尖翼裂纹及次生共面裂纹起裂后易朝原起裂方向快速发展;易在两预制裂隙内端部产生直接贯通,这与静载下岩桥处的贯通常通过分支裂纹拐折扩展、相连不同.含共面非贯通裂隙试样在裂隙倾角为35°左右时强度呈现最小值,这与贯通性裂隙试样裂隙倾角为60°左右呈现最小值相差较大,这是因为裂隙面摩擦强度没来得及发挥作用所致.因此,含非贯通节理裂隙岩体的综合抗剪强度公式应引入强度发挥系数,以充分考虑岩桥胶结强度与裂隙面摩擦强度不能同步发挥作用的破坏本质.

静动载 共面非贯通裂隙 贯通机制 抗剪强度

张平 李宁 李夕兵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48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国内会议

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

昆明

中文

136-139

2006-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