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效应研究
太湖地区稻田土壤黏重,常规土壤耕作后,夏熟作物播种质量较难保证,高产稳定性差,因此,受节工省本、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因素的驱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夏熟作物少免耕栽培、稻草还田等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已经通过系统的试验示范并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高产高效节本省工的显著效应.本研究在土壤少免耕、稻草全量还田和麦油草作物套直播栽培等单项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集成新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达到夏熟作物增产增效低耗低污效应。
太湖地区 稻田 保护性耕作 稻草还田 增产效应
陈留根 刘华周 朱普平 盛婧 沈明星 陆长婴 吴彤彤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苏州,215155
国内会议
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
江苏无锡
中文
485-489
2006-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