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培肥对稻田土壤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土壤培肥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农业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化肥施用量快速增加并且有机肥用量逐渐减少,施用化肥成为最主要的粮食增产措施.但是一些研究认为,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结构破坏和肥力下降;同时由于90年代以来,废弃秸秆的燃烧和畜禽粪便的处理等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有机肥的利用.有机物的施用尤其是有机物和化肥的配施会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作物产量.然而,对于在稻田土壤上长期的化肥和有机肥及其配施等培肥措施对土壤结构、碳素固定和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同的实验结果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缺乏长期的定位跟踪实验研究.本文在长期定位培肥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培肥措施对土壤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稻田 土壤结构 稻田产量 长期培肥 土壤肥力
周虎 吕贻忠 杨光立 杜章留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 湖南农业科学院,长沙,460126
国内会议
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
江苏无锡
中文
413-416
2006-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