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不同复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三熟制农业.然而当前的种植习惯以肥(紫云英)-稻-稻为主,绿肥由于水分多,干物质少,对土壤的影响相对较小,紫云英虽然有固氮效果,但土壤中并不缺氮,同时紫云英根系多为须根,难以解决土壤板结、潜育化等问题,常常导致粮食产量不高且不稳,土壤肥力退化和经济效益下降.所以,必须研究新的复种方式,以充分利用冬春光能和土地资源,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以紫云英冬作物为对照,进行了黑麦草、油菜两类冬作物对后期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长期定位试验.探讨长江中下游稻田三熟制的增产潜力,合理搭配,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并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水稻 生长发育 稻田复种 耕作制度 黑麦草 三熟制
黄国勤 常新刚 章秀福 曹开蔚 周培建 彭剑锋 刘隆旺 高旺盛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5 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西,南昌,330046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4
国内会议
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
江苏无锡
中文
357-360
2006-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