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现状的评价分析

粮食安全问题存在于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增,世界对粮食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1972-1974年间,大区域范围内的连续自然灾害造成一些国家的粮食持续减产,从而引发了世界第一次粮食安全危机,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系统研究.1984年,非洲又爆发了骇人听闻的饥荒,世界的粮食问题再度变得引人注目,如何才能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一些国际组织机构和研究部门的热门话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银行以及主要粮食生产和消费国的官方及民间组织研究机构对粮食安全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安全水平的指标体系、粮食供求、粮食安全储备、粮食市场及政策、粮食分配及销售体系、粮食援助、粮食贸易等领域已经都有了较深入或成熟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 我国粮食安全的各项指标分析及国际比较, 我国粮食安全指数的变化及国际比较。

粮食安全 粮食消费 粮食分配 粮食贸易

褚庆全 王宏广 李立军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和食物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94

国内会议

现代农业与农作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成立25周年纪念会

江苏无锡

中文

157-162

2006-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