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基础设施的BOT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BOT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吸引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机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这种模式于8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许多项目在省级层次上以不同的合同框架形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然而,从1995年起,BOT试点项目开始根据中国1995年5月颁布的<BOT通知>,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的审查监督下进行,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较为规范的BOT试点模式.本文阐述了BOT试点项目的运行机制,讨论了在BOT试点项目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涉及有关法律、程序、合同策略、责任和风险等问题.希望有助于中国政府总结BOT项目的实践经验,国外项目发起人和投资者了解中国BOT市场的大体框架。
BOT模式 建设基础设施 项目融资 项目管理 投资风险
强茂山 Ian Vickridge 宋旭升 刘强
PMP MCIOB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北京,100084 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曼彻斯特 M60 1QD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北京,1008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731-740
2002-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