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喉切除经鼻食管上段置管发音的研究
自1873年第一全例全喉切除以来,喉科学家对发音重建与发音假体的研究从未间断.事实上,早在全喉切除之前,Reprand(1828)在一位先天性声门闭锁患者身上观察到了”食管发音”.Struebing(1888)观察了一位由Karl Stoerk(1887)所作的全喉切除术病人,这位病人可以发出比应用人工喉以后发出的声音还要好;比人工喉声音更自然.但不足之处是食管音发音音量低,发音断断续续,有些人不易掌握.自1931年,Guttman受一例全喉切除患者不幸被碎冰锥刺伤了颈段食管后出现发音启示,用透热针在气管食管壁灼瘘发音.是今天气管食管造瘘发音、气管食管造瘘安装发音管发音的基础.气管食管造瘘发音、气管食管造瘘安装发音管发音原理与食管音相同,仍然是气流振动食管入口粘膜及液体发音.既然如此,何不将呼出气流引入食管入口下方一定深度发音?!作者在做食管充气试验(Esophageal insufflation test)时观察到在食管入口下方存在最佳发音位置;由这一位置设计了新的发音方式.现报告材料与方法。
全喉切除 发音重建 发音假体 食管发音 经鼻食管上段置管发音 食管充气试验
高建中 马瑞霞 胡竞敏 杨培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宁夏,750004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51-154
2006-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